陜西垂釣矮牽牛主要分布在陜西省的秦嶺山區(qū)、漢中盆地及周邊地區(qū)。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海拔1000-2500米之間的濕潤山谷、溪流旁或林下陰濕處。以下是關于陜西垂釣矮牽牛的一些詳細信息:
-
地理分布:陜西垂釣矮牽牛(學名:Petunia parviflora var. szechuanensis),主要集中在秦嶺山脈的南部區(qū)域,如太白山、終南山等。在漢中市的南鄭區(qū)、城固縣等地也有發(fā)現(xiàn)。
-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該物種適應性強,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中生存,但更傾向于富含有機質(zhì)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。它通常出現(xiàn)在森林邊緣、灌木叢中或者巖石縫隙里,這些地方光照適中,既不過于強烈也不完全遮蔽。
-
觀賞價值:由于其花朵形態(tài)獨特,色彩鮮艷,陜西垂釣矮牽牛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。春季至夏季是其開花期,此時植株上會綻放出藍紫色的小花,非常吸引人眼球。
-
保護狀況:雖然目前尚未被列入國家一級或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,但由于棲息地破壞和人為采集等原因,陜西垂釣矮牽牛的數(shù)量正在逐漸減少。對于這種珍稀植物的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。
-
栽培技術:如果想要人工種植陜西垂釣矮牽牛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選擇適宜的環(huán)境:提供半陰涼且通風良好的位置。
- 土壤要求:使用疏松肥沃、排水性好的培養(yǎng)土。
- 澆水管理:保持土壤微濕,避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。
- 施肥方法: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液體肥料,促進健康成長。
-
科研應用:除了作為園林綠化材料外,陜西垂釣矮牽牛還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。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其獨特的基因資源進行新品種選育,或者探究其對特定環(huán)境條件的適應機制。
如果您想尋找陜西垂釣矮牽牛,建議前往上述提到的自然保護區(qū)或生態(tài)公園,同時也要注意遵守相關規(guī)定,不要隨意采摘,共同維護好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。
品名:矮牽牛種子
高度:20~40cm
特點:花量大,顏色艷麗,花期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16~36/平米
種植期:四季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子/盆栽苗